| 我省质监春季农资打假战果丰硕 --查获假劣农资1634吨 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
| 作者:付国进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98 |
| 在今年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我省各级质监部门把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零配件产品作为重点产品, 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严把农资生产源头质量关,全力净化农资市场,取得了丰硕的战果。迄今, 全省质监部门已查获假劣农资产品1634吨,货值127万元,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5万元。这是记者6月22日从省质监局了解到的。 据介绍,在今年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全省各级质监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省质监局组成“进百村、入百户、抽百样”的宣传车队,在全省部分乡镇开展了巡回宣传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各地质监执法人员在春耕时节,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农资产品的质量、供求、价格及使用状况,积极向农民介绍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资产品的识假辨假知识,大大增强了农民识别假劣农资产品的意识。 同时,全省各级质监部门以查处大案要案为突破口,加大执法力度,成功告破一批农资制售假案件。如白银市质监局查获的经销包装标识混乱、虚标有效含量化肥案件,天水市质监局查获的甘谷县某供销社门市部经销无生产许可证编号的复合肥案件,以联查联办和信息通告方式查获的58吨不合格有机肥和118吨不合格磷肥案件,平凉市质监局查获的“山西迎泰塑料有限公司”生产劣质农膜等一批案件,引起国家质检总局的关注,受到了农业主管部门的好评,及时消除了假劣农资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据统计,截至6月中旬,全省各级质监部门共检查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1287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52起。 另外,我省质监部门在今年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还把白银、武威作为重点区域,严厉查处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化肥、农药,违法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农药、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化肥等五类违法行为,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分子的嚣张气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