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种五花八门 质量参差不齐 --端午粽子市场扫描  | 
        
| 作者:完颜华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00 | 
|               又到端午粽子飘香时,今年的粽子质量如何呢?请诸位要买粽子的消费者先随记者去市场“考察”一番。 大商场、超市:品牌致胜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早已摆上大商场和超市的显眼位置。品牌粽子走俏是今年粽子市场的一大特点。记者调查发现,近期,“A·里”、“五芳斋”、“三全凌”、“嘉兴端午粽”等品牌的粽子成了大商场超市热销商品。据业内人士介绍,部分超市根据顾客需要,今年撤掉了一批二线品牌的粽子,专卖一线品牌粽子。品种多、口味全是今年粽子的另一大特色,除了原味粽外,今年市场上还新出现了花生粽、黑米粽、腊肉粽、牛肉粽、水果粽、板栗粽、蛋黄粽等等。记者在西单超市就看到了20多个品牌的10余种口味的粽子。此外,今年粽子的辅料品种更多,除了常见的小枣、豆沙以外,还新增了葡萄干、菠萝、花生等馅料,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西单的一位售货员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市民越来越崇尚健康饮食,所以今年的粽子特别讲究低盐、低脂、低糖,口味更清淡、可口,粽子的外包装也使用环保材料。 小店铺、小摊点:质量堪忧 与大型商场超市相比,部分中小型超市销售的粽子的质量就不尽如人意,记者采访发现,由于中小超市条件有限,在销售过程中大多都把粽子和其他冷冻产品混杂在冰柜里,有些粽子的包装袋甚至已经被其他冷冻产品划开、刺破,严重影响了其卫生质量。此外,还有一些街边小商贩加工的粽子其质量更让人担忧。记者在正宁路市场看到,一些卖粽子的小铺子竟然堂而皇之地在门前的便道上进行加工,周围不时有苍蝇落在蜜枣、糯米、粽叶等原料上,而且路边来往的车辆不断扬起灰尘,看了这样的场面去吃粽子真让人难以下咽。 在谨慎购买小店铺和小摊点加工销售的粽子的同时,消费者还应警惕“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目前市场上不少粽子,尤其是许多速冻粽子、真空粽子看上去表面光亮、色泽深绿,卖相非常好,但是这些粽子是步伐厂家添加了硫酸铜、氯化铜、氯化锌、工业碱等工业原料的溶液浸泡的粽叶包装的,吃了以后对人体有害。 上市有“门槛” 买时看“标签” 去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公布了首个关于粽子的行业标准。首次明确了粽子的定义,即以糯米、黍米等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以豆类、果仁、蜜饯、肉禽类、水产品等为辅料,用粽叶包扎,经水煮而成的制品。按照标准要求,粽子应该加贴标签,标签上应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保质期、生产日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包装规格、制造者和地址等。 按照标准规定,加工粽子的辅料——水、糯米、酱油、食盐、白砂糖、猪肉、鸡肉、小豆和蛋制品等,以及成品粽子的酸价、过氧化值、砷、铅、黄曲霉毒素和食品添加剂等理化卫生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不符合标准的粽子不能上市销售。 除卫生指标外,《标准》还对不同类粽子的包装方法、标志和产品标签以及贮存方式也作了明确规定。包装标签上的粽子品种名称应标明粽子馅料的主要原料,如果除了粽叶外没有另外包装的,应在盛装粽子容器的显著位置贴上产品标签。没有包装的速冻粽子不得进行销售,同时严禁拆包零卖。另外,速冻粽子要求使用冷藏食品车运输,冷藏厢温度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在-15℃以下,交货后储存温度要迅速降至-18℃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