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从源头打假新手段
--
作者:雒建民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09
     

                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创造从源头打假新手段

    5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工作视频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2005年和“十五”期间的执法打假工作,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2006年执法打假工作,动员全国质监执法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造从源头打假的新手段,探索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打假防假长效机制,开创执法打假工作的新局面。

                 食品安全监管放首位

    2006年,质监部门将始终把食品安全监管放在执法打假工作的首位,重点实施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将监管重心下移,落实责任。监管的重点区域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重点对象是小作坊和无证照的黑窝点,重点产品是农村食品和儿童食品,省质监局将挂牌督办解决一批地区、一批食品的假冒伪劣问题。

    同时,质监部门将狠抓关键环节,对小作坊的监管和区域性问题的整治,坚持整治和服务并重;对一些难以取得市场准入证、并非群众日常生活必须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利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电力等公共资源,依法责令停产。在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质监部门将探索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应对食品突发事件的能力。

                 专项打假遏制反弹

    2006年,各级质量技监部门将继续开展农资、建材、“黑心棉”、“土锅炉”和保护知识产权等专项打假整治工作,国家质检总局也对地条钢、煤炭、絮用纤维制品、棉花生产加工企业等打反弹的工作随时启动直接督查督办机制。

    农资专项打假将坚持开展打假下乡活动和区域性整治工作。在继续坚持“打击、疏导、帮扶、规范”八字方针的同时,开展争创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活动,推动调整中小企业结构,不断将假冒伪劣挤出市场。

“地条钢”专项整治关键是落实断电办法,遏制反弹势头。通过密切关注钢材价格走势,做到价格稍有上扬,就加强区域监管巡查。发现“地条钢”反弹,就建议依法停止电力供应。

人造板专项整治将在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加大打假治劣力度,做到相互促进。对故意偷工减料而违反标准的企业,坚决取缔曝光。

棉花质量专项整治主要是要组织开展小皮辊轧花机、小锯齿轧花机和土制打包机的专项整治,严防“掺杂使假”现象反弹。在针对使用和生产环节分阶段整治的同时,将打击违禁使用医用纤维性废物、殡葬用纤维制品等生产再加工纤维的违法行为,加强对“黑心棉”重点区域场所的监控和整治。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将重点开展“土锅炉”专项整治,实现安全监察全覆盖,力争消灭盲区和死角。

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核心是要查处大要案,坚决落实“五不放过”。重点打击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生产国内外知名品牌等质量标志的侵权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创新源头打假长效机制

    质监部门将紧密结合实际,探索实施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的不同模式;以打假“黑名单”和质量守信企业信息网络为主,加大建立产品质量失信惩罚网络的工作力度,完善对假冒伪劣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将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打假工作制度;推进创新,提高打假技术保障能力。

    质监部门还将坚持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齐头并进,努力形成政府部门依法监管、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的打假保优协作网,进而从源头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在此次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还表彰了一批全国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打假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和先进个人,其中甘肃省质监局稽查局、兰州市质监局稽查大队和省质监局稽查局米振会在北京主会场登台领奖。

    视频会议后,省质监局巡视员李中和要求,全省质监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并要在今后的执法打假工作中坚持“教育、处罚、帮扶”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打假治劣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既定目标。同时,各地质监部门要防止颠倒执法打假工作的目的和手段,不能一罚了之,省质监局将对各地执法打假工作适时进行明查暗访,一经发现问题将予以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