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率先完成9大类69种产品生产品企业加入电子监管网工作
--
作者:ZLRW 来源:质检总局 阅读:197
     

    截至6月18日,河北省率先完成了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部署的9类69种首批入网目录产品加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任务,成为全国首个完成此项任务的省份。

    据悉,今年年初确定的9类69种首批目录产品在河北省符合入网条件的共有1985家企业,到18日已全部加入电子监管网。截至目前,河北省累计入网企业达6900家,累计激活上市3937家。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文的要求,今年6月底前,食品、家用电器、人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电热毯、化妆品等9类69种重点产品完成入网工作,所有产品必须100%加贴电子监管码才能上市。

    河北省作为全国电子监管网推广的首家试点省份,河北省质监局在电子监管网的推进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多次得到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但在推进品种具体、入网时间集中,监管码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完成9类69种首批目录产品的入网工作依然面临挑战。由于河北全省9类69种首批目录产品涉及到的1985个企业中,小企业众多且企业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企业甚至还没有电脑,这些客观因素带来的困难不可回避。并且,电子监管网的推进工作还面临着“数字证书制作申请,企业监管码激活,赋码产品印刷”等一系列瓶颈问题。

    河北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郭风集要求克服一切困难,必须如期完成9类69种首批目录产品的入网工作。河北省局从三个方面入手稳步推进工作进程。

    一是摸排底数找难点。重点摸清两个底数:一个是入网企业底数,包括企业的入网积极性,产品的赋码方式、信息化条件等;另一个是技术保障的底数,主要是入网流程、数字证书的制作与发放时间、方式及具体管理人员以及印厂资源、印刷价位、速度、品种等,为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多方协调促进度。为最快速度解决入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河北省局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做好“三沟通”:与国家质检总局推进办沟通,了解动向,汇报难题难点;设立专职联络员,与中信国检公司沟通,在开通入网信息通道,在密钥制作速度等方面加快进展;与各市与重点县进行“日沟通”,每天9点对各市进行进度调度,公开工作进度,对入网企业进行刷新。在“三沟通”的基础上,河北省质监局瞄准着力点,全力推进。

    三是有的放矢抓指导。为层层落实领导责任,针对各地对20位监管码操作程序不熟悉的实际,从5月5日开始,省局分三组对11个市进行巡回督导,帮助其查找不足,现场解决问题;在各地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20余场,组织电子密钥使用巡回培训,使基层推进工作的同志更清楚系统地掌握电子监管网入网操作步骤,电子密钥安装、使用、产品赋码知识以及推广应用的方式方法;召集了省内外31家印刷企业,7家变码设备供应商80余人参加座谈会,商议如何提高印刷质量、降低印刷成本,确保高质量、高标准、按规定时限完成企业委托的电子监管码印刷任务等等,下大力解决在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省质监局电子监管网推进办主任韩兆丰介绍,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河北省超额完成了9类69种首批目录产品的入网任务,但电子监管网的推进和应用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从电子监管网的长期推进工作上来看,依然存在“数字证书保障、产品激活、赋码印刷”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河北省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宽思路和渠道,着重在电子监管网的深化应用上下功夫,探索建立信息化条件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为全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推广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