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战役”特别“打法”
--
作者:ZLRW 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阅读:157
     

    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力,12项100%目标正在稳步推进。进展顺利,成绩明显,得益于不同的地方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他们的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特殊“战役”特别“打法”

——部分省市局长谈专项整治的经验与做法

“三铁”稳扎稳打

——福建省质量技监局局长黄序和

  一是要铁下心来,狠抓落实。福建省质量技监局7位局领导全部出动,每人带领一个检查组,深入全省9个区(市)局开展暗访检查。检查组不预先设定路线、完全采取随机抽查、暗访等方式进行,主要任务是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专项整治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专项整治暗访检查周”安排紧凑、部署周密、目的明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是要铁面无私,严格评估。目前,福建省质量技监局正在研究制定专项整治绩效等级评价办法,目的就是要奖优惩劣,确保专项整治各项任务的落实,《办法》将按照A、B、C、D四个等级对各市局、各县级局整治工作进行评价。同时,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省质量技监局将拨给每个区(市)局的经费与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相挂钩,对整治工作落实不好,目标任务没有完成的,将扣回或部分扣回下拨的经费。等级为D的区(市)局、县级局,除了要全部扣回专项整治专用经费外,还要处理相关的责任人。

  三是要用铁的纪律,强化问责。要求各级“一把手”对专项整治工作负总责,既要亲自组织本系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系统3个100%指标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要履行好当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职责,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本地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哪个片区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点”加大力度

——山东省潍坊市质量技监局局长岳尧

  一是行动快。在8月23日收听收看了国务院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部署后,我局立即召开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研究安排部署。在8月27日全市质量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立即按照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潍坊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等3个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潍坊市质监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二是举措实。潍坊市质量技监局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监管区、监管人,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此基础上,我局加强了对各县市区的督查指导工作。市局组成7个督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分赴12个县市区,深入企业现场,了解专项整治开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专项整治工作遇到的问题。

  三是力度大。潍坊市质量技监局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进行了重点整治。重点产品是指婴幼儿配方奶粉、酱油、醋等14类食品和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10类工业产品;重点单位是指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等单位;重点区域是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以及形成区域性生产的7个重点区域。

“五招”赢得关注

——江苏省泰州市质量技监局局长苏国峰

  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江苏泰州质监系统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协调其他有关部门,迅速展开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深入宣传发动,狠抓组织落实。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是先导,组织是保障。为此,泰州质监系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搞好立体式宣传。在抓好宣传发动的同时,该局系统及时建立工作班子,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明确各级一把手对专项整治工作负总责,要求各市质监局一把手亲自组织专项行动,亲临一线指挥,狠抓工作落实。

  二是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泰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市政府和省质量技监局下达的两大专项整治任务细化分解为20项整治工作内容,并逐一落实到具体处室和具体责任人,要求各处室和各市质量技监局既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该局监督部门根据整治工作的重点,及时配合稽查部门开展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质检机构及时做好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

  三是突出整治重点。务求工作实效。16类食品和10类消费品是质监系统专项整治的重点,泰州质监系统组织专门力量对上述产品生产企业开展拉网式检查,并逐一登记建档,及时发现和查处企业质量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制售假冒伪劣违法犯罪分子。

  四是夯实整治成果,实施长效监督。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立足部门职能,加强基础工作,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在查处质量问题,整治安全隐患的同时,帮助完善管理,不断推动整体质量工作水平。

  五是以强化食品安全为重点,全面推行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按照具备条件的食品企业100%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小作坊100%作出质量安全承诺的要求,认真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规范食品企业生产加工行为。借助专项整治的动力,加快食品企业取证步伐。实施食品企业分类分级监管,对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四项”纵深开展

——山东省济宁市质量技监局局长张西周

  自山东济宁市开展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10月4日全省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协调配合,积极开展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济宁市质量技监局作为全市专项整治成员单位之一,按照职责分工,重点制定了四项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向纵深开展。

  创新区域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有效性。全面强化质量监管,从源头提高产品质量。借鉴我省聊城、泰安和山西、广东等区域监管工作经验,对我市的区域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在各县(市、区)的重点乡镇设立质量监管分局,实行驻点划片监管;在各乡镇设立由乡镇政府人员兼职的质量监管站进行协管,实现产品质量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抓好鲁南质检中心建设,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大对鲁南质检中心的建设力度,加快技术机构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步伐,根据我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需要,加快实施科技兴检战略,积极争取我市国家级实验室达到4个,技术装备、科研人才、科研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增强技术机构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督促企业自主创新。按照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质性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把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制定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积极帮助企业在高新技术标准化、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标准化、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和采用国际标准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利用宣传阵地,广造舆论声势。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分别在济宁电视台、济宁电台和济宁日报开辟专栏,宣传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曝光制假售假违法行为;通过济宁金质网站,设立红黑榜,即时公布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生产企业;编发专项整治工作简报,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推动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百姓关心质量、企业提升质量”的良好氛围。

“四条”绷紧心弦

——河北省衡水市质量技监局党组书记苏永谦

  一是及时调整整治方案,完善工作部署。在整治进行过程中,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重点整治的区域性产品,将衡水的机动车刹车软管列入重点整治的区域性产品。同时,我们发现,对一些重点、难点如小作坊签定承诺书、10类消费品100%建立质量档案等问题,如果按照开始的部署,很难按要求如期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全市系统的整治方案和市质监系统专项整治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将机动车刹车软管列入整治重点,并对方案进一步进行了细化,进一步严格了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对领导小组的力量进行了加强,将市局全部领导班子成员都纳入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干部包县局、对县局整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督查,并对整治任务的最后验收负全责。

  二是加强调度,时刻绷紧整治弦。我们先后分不同层次,对各县局“一把手”、主管领导、专项整治任务负责人等已经进行5次调度。及时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工作经验,统一整治标准,提高大家对此项工作的认识程度。为使各县局认识到本单位的工作差距,我们利用内部办公网,将各县局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定时进行公告,使全系统每名干部职工都能清楚看到本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与其它单位的差距,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严格督查,狠抓落实。为了使各项整治任务切实落到实处,行动一开始,我们便组成了督查组,各督导组采用“听、问、查、看、访”的方式,详细了解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随即召集各县(市、区)局一把手开会点评、通报。

  四是坚持整治与帮扶并举的原则,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在整治过程中,我们一边进行集中整治,一边加大对企业的帮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组织全县食品企业举办了“质量管理培训班”,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帮扶,使小作坊达到市场准入条件9家,新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3家,其中小作坊获证企业2家。

“两勤”重心下移

——河北省唐山市质量技监局局长张军民

  全国和省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之后,唐山质量技监局及时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方案确定了6个100%和1个95%整治目标。及早布置,开始了全面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局长办公会、情况分析会和工作调度会,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健全、领导有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迅速推进。

  专项整治是一项涉及政府和许多职能部门的综合工程,唐山质量技监局注重发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及时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都非常重视专项整治工作,亲临一线参加专项整治检查行动。

  在工作中,唐山局做到“两勤”:一是勤调度。及时了解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整治办每日汇总工作进度,每周统计任务完成率,做到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较好地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二是勤督导。建立了督导检查和工作指导承包制度,制定了督导计划和督导细则。6个督导组直接深入基层掌握整治一线的真实情况,发现和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研究、调整下步工作方案,做到了整治工作重心下移,靠前指挥。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实到位。目前,督导组已经完成了对县区局的第三轮督导。全系统做到了部署到位、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保障能力到位,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为使专项整治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唐山质监局始终保持打假的高压态势,频出重拳,有效地打击了非法生产者的嚣张气焰。整治食品小作坊工作中,唐山质量技监局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排除难点,达到以点带面,有效推进整体工作进展。遵化市的罐头、玉田县的饮料等11个县(市)区的重点区域和产品,是全市整治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每种产品各责任单位都制定了具体整治方案。督促企业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出厂检验等环节健全制度,建立台账,做到记录详实,追溯有源,发现问题召回及时。坚持做到整治一个巩固一个,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三步”织考核网

——山西省运城市质量技监局局长乔宝贵

  山西省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突破了以往开会安排、听取汇报的督促形式,制定了领导带队督查、异地交叉督查和百分细则考核“三步走”的策略,精心织就了督查考核网络,确保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强力推进了全市系统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

  专项整治行动伊始,运城市局即要求全系统13个县(市、区)局和3个开发区分局必须全部成立“一把手”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股室参加的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全市系统“一把手”亲自抓、主管负责人具体抓、各业务机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市局进一步加强了督查指导工作,研究制定了督查工作方案,组成了由市局党组班子成员带领的7个督查组,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工作,并及时反映各地方在专项整治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相关意见和建议。

  为有效地阻断说情风,找出工作中的漏洞,确保整规到位、监管到位, 10月中旬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又在辖区内深入开展了“异地交叉督查执法”活动。全市系统共成立了9个异地交叉督查组,重点对各县(市、区)局、各开发区分局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质量,包括工作程序、执法情况、制度落实、工作效果等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开展交叉督查执法活动,对打破地方保护、撕破关系网、防止说情风、避开熟面孔、攻克大要案以及拔掉钉子户起到了良好作用,同时各单位在交叉执法中从寻找案源、调查取证、文书制作、办案程序等层面都得到相互借鉴和提高,达到了县局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的目的。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运城市局出台了《全市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考核细则》,建立了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在考核内容上,把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划分为领导重视、加强舆论宣传、建立长效机制、执法检查情况、企业建档情况和随机抽查企业情况6大项34个小项,每项都确定了具体分值,考核总分为100分,从而对工作进行了切合实际的细化、量化,明确到每项内容“有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考核细则一经下发,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突显,大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管” 确保成效

——江西省赣州市质量技监局局长李安运

  为在四个月内实现“四个100%”的整治任务,我们采取了创新方式、把握重点、跟踪监控的监管方法,以保证专项整治工作的整治成效。

  一是创新方式,实现科技监管。为提高监管的科技手段,保证监管成效,我局投资40多万元,添置现代监管设备,依托影像资料和电子监控等高新技术,组建电子监控室、电脑影像库,强化食品企业的监管。同时,为强化各县(市、区)质量技监局监管手段、提高装备水平,配置了20台电脑、20部摄像机和18台加油机检定容器等执法装备,提高整体监管技术装备。各县(市、区)通过建立影像档案,按照企业的A、B、C分类,实行分类电子建档监管;对饮料、饮用水、酱油、乳制品、白酒、啤酒、肉制品、糕点、蜜饯等100多家高风险食品企业实施电子监控。电子监控终端设备设在市局食品科,各高风险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岗位,设置3个以上的电子摄像头,对高风险食品企业的质量控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

  二是把握重点,狠抓源头监管。我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全市企业再次进行了全面调查清理,重新普查备案,做到普查数据真实、可靠。在重新普查备案的过程中,下发了115份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生产台账、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同时,对条件成熟、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积极协助其办理生产许可证;不符合生产条件、制假窝点,坚决予以捣毁,净化生产环境。

  三是跟踪监控,坚持全程监管。我局通过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巡查力度,增加了巡查频次,明确巡查重点,按照“四个统一” (统一巡查内容、统一巡查记录、统一巡查程序、统一巡查制度)和“六个一”(即一个办公室、一个专职人员、一个制度、一本手册、一张图表、一部电话)的工作要求,切实发挥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通过常规检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的拉网式的例行检查,健全完善“三员”、“四定”、“四图”制度,督查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添加剂备案、原料材料、产品检验等工作的落实情况。针对特殊情况,要进行有因检查,监督检查涉嫌违规违法生产、投诉举报、发生重大食品质量事故、不合格品产品的追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