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调规范牙克石奶源市场的建议
--
作者:呼伦贝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质量监督信息网 阅读:214
     

  乳制品行业是当代人们最关注的“健康产业”,也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物质与能量利用最节约和最有效的产业,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牙克石地区奶畜牧业、乳制品加工业同过去相比,在规模上、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牙克石地区乳品业生产集中度不高,奶源不足,多数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出现生产资源浪费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牙地区目前奶源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严重;多年来自己培埴起来的奶源,部分被外地乳品企业抢占,本地企业失去了奶源优势;在利益驱动下,有的奶户甚至在鲜乳中掺杂使假,严重影响了乳制品质量安全和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牙克石各乳品企业也曾在奶源、牛奶的安全性问题、资源的控制等方面做过积极的尝试与努力,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鉴于存在的现实情况,建议应该从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内部管理力度等方面入手,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舆论的、行政的多种手段来规范奶源市场,逐步形成本地区统一、有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奶源管理机制: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按照《牙克石市乳制品专项整治及鲜奶打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部门要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加大对奶源市场的监管力度。具体分工如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鲜奶收购的质量监管,加大对收奶户(站)手中储运待销售的牛奶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鲜牛奶实行强制检验,并针对奶源市场鲜牛乳质量现状,适当增加检验频次,严厉打击在鲜牛乳中掺杂使假的不法行为,净化奶源市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收奶站(户)注册登记审查和营业执照的发放,对不具备条件的收奶站坚决不予换发营业执照,同时严厉打击无证照非法收购牛奶的行为;卫生部门负责收奶站的卫生许可和监管,在卫生评价—审核及监管工作中,要严格把关,对收储等环境条件不符合卫生规范的,不予发放卫生许可证,对已取得卫生许可,但条件已发生变化,达不到卫生规范要求的收奶站,要依法吊销其卫生许可证,并及时通报给工商、质监部门。总体来说,要求各收奶站(户)必须具备必要收购条件,能够持续保证鲜牛乳质量,方可从事鲜奶收购经营活动,否则,相关部门要依法予以取缔。
    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对内为协会成员服务,对外起着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我们建议本地各乳制品加工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成立乳制品行业协会,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控制牙克石奶源市场,防止鲜奶资源外流。乳品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企业在鲜牛奶收购价格和收购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约束管理,统一收购价格,统一收购质量标准。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不可能用行政手段来阻止外地乳品企业抢占本地区奶源市场。行业协会可根据鲜奶市场行情,确定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收购价格,促使外地乳品企业以确定的价格收购鲜奶,较本地区乳品企业会增加生产成本,迫使其退出牙克石奶源市场。行业协会可根据奶源市场动态,随时调整鲜奶收购价格,及采取其它有效措施,完全占据牙克石奶源市场。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其他有效途径,广泛宣传《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养殖户和收奶户的法律意识。加大对收奶站(户)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牙克石人主人翁意识。
    奶源是乳制品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奶源市场管理部门涉及到农业、卫生、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等众多部门,仅靠哪一个部门都难担此重任。因此整顿和规范牙克石奶源市场是一项在政府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整顿和规范奶源市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只有调动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