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 ,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增强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他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巴彦淖尔市以农业为主,是典型的农牧业主导型经济,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各级政府已逐步认识到了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市农牧业标准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单位,按照市农牧业标准化领导小组的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使传统农业逐步跳出了粗放式经营低水平重复发展的圈子,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业标准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初步显现出来。去年,自治区副主席郭子明对该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作出“巴彦淖尔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做得很好,全区要向他们学习”的批示。目前,该市基本建立健全了农业标准体系,共制定了包括春小麦、玉米、向日葵、番茄、枸杞等重要特色农产品在内的市级农业标准 84 项,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全市已有 68 个乡镇被自治区农牧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规模 440 万亩,占到了农作物总播面积的 69% ,其中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了 368 万亩。全市有 151 个农畜产品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 95 个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7 个旗县区都在承担并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涉及粮油、肉、药材、蔬菜瓜果等七大产业。有了示范区建设项目的示范和引路,农业标准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互为促进和带动的作用、成效逐步显现。磴口县出口番茄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成果的大面积推广,使番茄的产量与质量稳定提高,带动了巴彦淖尔市番茄产业迅速发展。现在该市年生产番茄酱能力为 25 万吨,约占全国番茄酱生产总量的 30% 。种植面积达到 23.6 万亩,番茄种植户 9 万多户,番茄的种植与加工已成为该市主导产业之一。春小麦、葵花、秸秆养羊等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巴彦淖尔地区有着优越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通过农业标准化,全市农业生产初步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但是农业标准的普及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应用程度还不够深化,还不能满足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根据巴彦淖尔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今后几年里,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仍作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后巴彦淖尔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一、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步伐。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轨道,既可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又能够带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以主要农产品(包括农、牧、林、渔产品及其副产品)为对象,以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逐步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以市县级农业标准为补充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体系,使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都遵循技术标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二、围绕保护农牧业生产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建设农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重点加强对农作物种子、饲料、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监测工作。通过政府的调控,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农产品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全面的、权威的农产品检测平台。严格把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和市场准入关口,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和名牌认定。要按照“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开展饲料、农机、种子等农业投入品认证,推进农药 GLP 认证,兽药 GMP 认证、种植养植 GAP 认证,加工领域 HACCP 认证。扶持一批有较强开发加工能力及市场拓展能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三、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我们已取得的成绩证明,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往往是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先导。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及推广,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和引导的战略作用,而且将催生出一批规范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进程发挥排头兵作用。今年应努力抓好华莱士瓜、肉羊胚胎移植、牧区生态牧场、梭梭肉苁蓉四个全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运用典型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发展的方法,扩大农业标准化的面积和规模。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结合全市农牧业示范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围绕发展农牧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积极申报第六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为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基地、实施“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化的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基地”。 四、加强组织引导,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推广和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战略提供有力保障。质量技术监督、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和执法服务合力;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组织网络,建立严密的技术服务网络。要对旗县区、乡镇技术推广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标准化知识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水平,培养一批既有标准化知识,又懂专业技术的推广队伍,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和标准的入户率,确保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通过标准化尽快转变为生产力,进而体现农业标准化的综合效益。同时,要加强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工作,开展农业标准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整合,建立健全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了解农科动态,掌握农业标准,捕捉市场信息,架起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市场经济之间的金桥。 五、增加农业标准化的资金投入。专项的业务经费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试验研究,标准的制修订,标准的印刷、宣传、培训,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推广,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坚持实行国家、地方、集体、农户多方筹集资金的方法,地方财政部门增列农业标准化专项资金,是保证农业标准的普及推广和应用的最有效途径。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增强巴彦淖尔市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必将推动该市建立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流通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并最终在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巴彦淖尔中产生巨大的积极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