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质监局部署秋冬季生活用品专项打假 --5项行动为安全消费“保驾护航” |
| 作者:付国进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38 |
| 眼下,服装、白酒等秋冬季生活用品将迎来销售旺季。为确保消费者用上安全、放心的秋冬季生活用品,省质监局日前决定,从2006年10月至明年春节前,在全省开展秋冬季食品、服装等生活用品专项执法打假行动。 5大“战役”将全面打响 省质监局对此次执法打假行动主要部署了5项专项执法检查。一是开展酒类产品专项执法检查,将重点查处以低档酒冒充高档酒、伪造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质量标识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使用甲醇、工业酒精、工业合成乙醇等勾兑白酒,用色素、香精等配制葡萄酒、特种啤酒,以及以普通啤酒冒充纯生啤酒,使用瓶罐装啤酒和在进口酒中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灌装酒类产品的黑窝点。二是开展液态奶专项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检查液态奶生产企业执行复原乳标识标注规定的情况,查处不按规定标注“复原乳”字样和复原乳含量的行为,严厉打击在液态奶生产中虚假标注、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和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三是开展果冻产品专项执法检查。在检查中,各级质监执法人员将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果冻》(GB19883-2005)的要求,检查果冻产品的标签标识、包装和生产现场,严厉打击在果冻中超量使用糖精、色素、非法使用防腐剂和使用工业用胶等非食品原料生产果冻的违法行为,对没有警示标识和产品规格尺寸等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果冻,将予以严肃查处。四是开展服装产品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秋冬季节热销羽绒服、羊绒(毛)制品等产品,对羽绒服的羽绒含量和羊绒(毛)服装的羊绒(毛)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是否与企业明示的含量相符,是否利用其他原料冒充羽绒和羊绒(毛)等情况将仔细进行检查。对标识不符和以次充好的现象要严肃查处。五是围绕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超标问题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将按照《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桉的限量及测定》(GB19601-2004)、《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DB18401-2003)等标准规定,对纺织品、皮革制品、染发剂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的染料进行重点检查。同时,还将按照《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等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严肃查处用非食品原料和不合格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以及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食品将予以销毁。 另外,省质监局要求,各地质监部门要针对消费者反映美容美发店使用(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问题,继续开展化妆品专项执法检查。针对餐饮服务中提供的免费茶、廉价茶质量低劣的问题,开展茶叶产品执法检查,重点查处在茶叶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等违法行为。继续开展蜂蜜专项执法检查,坚决打击在蜂蜜产品中掺入果葡糖浆等违法行为。 五措施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省质监局要求,各级质监部门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秋冬季食品等生活用品专项打假行动取得实效。一是要把此次行动与当地日常执法打假工作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结合起来,使打假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报告,取得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三是要积极探索创新打假方法,积极与名优企业开展联合打假,扩大案源。四是要加大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五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向社会通报执法打假的进展和查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