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G”将为中国手机翻身创造良机 加紧核心技术研发是国产手机厂商未来取得市场的关键 -- | 
| 作者:周文林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阅读:228 | 
| 据易观国际最新预测,中国3G牌照预计会于2007年上半年发放。虽然3G牌照的发放时间一拖再拖,但种种迹象显示,中国3G已是箭在弦上。有业内人士认为,3G将是中国手机翻身的良机。 2006年3G中国全球峰会将于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有业内人士认为,该峰会是影响中国3G政策决策的“风向标”会议,将决定我国3G牌照发放的具体时间表。 由于目前中国独立制定了TD-SCDMA标准,并使之成为国际3G三大标准之一,所以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3G技术的竞争中,国内手机厂商和国外手机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上。部分中国手机厂商也进入TD-SCDMA手机制造行列,中兴、华为已准备大规模推出3G手机。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未来的3G市场将是一个多网并存的局面,这决定了我国未来的3G终端必将以多模的形式出现。面对未来的3G市场,厂商已纷纷行动。今年6月,大唐移动与宇龙酷派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TD-SCDMA产业的发展。 2003年,国产手机以价格战、渠道战的营销策略压倒各外资品牌,达到顶峰。但同时,国产手机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跟不上的弊病也相继凸显。目前,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进行着自我改变。 在自主创新方面,以联想为例,其进入手机行业不过短短3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的手机外观专利就达到了51项。 宇龙酷派常务副总经理李旺认为,国产市场正在进入以品质和服务取胜的“后价格战时代”,消费者更注重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维修保障。与国外品牌相比,民族品牌在技术含量和品牌认可度上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国产手机必须扬长避短,在质量服务上发挥国产品牌的比较优势与本土优势。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认为,将来影响我国3G终端产业的四大问题是技术标准选择、厂商力量、产业协同和产品层次,而我国3G终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量质并重,创新发展。 国产手机在2005年遭受普遍亏损,但进入2006年后,纷纷调整了策略,主流国产手机开始回暖。 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邓寿鹏认为,我国手机产业已经渡过起步、分立时期,正进入集聚、联盟时期,国产手机主流厂商实现盈利也正是这一时期的体现。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当前国内仍存在着国产手机把翻身希望寄托在3G上是否明智的争论,但应该相信,3G时代不论对消费者还是厂商都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积极迎接挑战,目光长远地加紧核心技术的研发,必然是国产手机厂商未来取得市场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