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蠖之屈: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两个“妥协”
--
作者:xiaofan 来源:文汇报 阅读:219
      

    表面上看,经过纽约六国外长会晤,美国在伊朗核问题的立场有所软化。这从会晤的策划者兼主持人赖斯的表态可以得到验证。

    这位一向以强硬形象示人的国务卿流露出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两个“妥协”:一是认可了伊朗的民用核计划,二是暂缓推动决议,以示对安理会团结一致的尊重。

    乐观主义的观点随之而来。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这样称赞纽约会议的成果:“气氛已经完全改变”,西方原先对抗性立场已经转变为接触战略。

    乐观派并非没有乐观的理由。伊拉克战争已经让美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若再用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付出的可能更多,因此美国也不情愿过早地考虑这最后的选择。况且,当年绕过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给美国带来的被动至今未消。如果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尤其是安理会五常的一致努力下,伊朗核问题能够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对美国来说,无疑也是上策。

    然而,过分的乐观显然是天真的。《周易》有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策略如同小虫尺蠖的行进法则:以屈求伸。

    赖斯的讲话是有潜台词的。伊朗民用核计划的前提是“任何铀浓缩及加工活动都不应当在其境内进行”,而“尽力让所有人团结起来”的时间只有“几个星期”。美国作“尺蠖之屈”,既亮了自己的底线,又将了对方的军。

    一向让欧洲在伊朗核问题上打前阵的美国,此次在纽约亲自设宴,把安理会五常外长请到华尔道夫酒店,可以说给了足够的面子。言下之意:美国征求了各位的意见,再谈不拢,别怪美国单独行动了!

    与此同时,美国也给了伊朗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要“胡萝卜”还是“大棒”?的确,伊朗需要向国际社会证明,它的民用核计划不是为了发展核武器。因为,就像一直反对制裁和武力解决的俄罗斯所强调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语):安理会所有常任理事国的共同战略目标是,加强不扩散核武器制度,不新增有核国家。

    面对“尺蠖之屈”,莫要忘记,美国国内一直有人鼓动,在安理会之外寻求对伊朗的制裁,更不要忘记,当年美国一面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另一面已经暗地里积极准备对伊拉克开战了。(本报记者 李道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