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指出,眼下家电领域的高科技风潮已到了泛滥的地步,消费者要谨慎,避免落入高科技的陷阱。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都开始把家里用了十几年的电器淘汰,换成流行新品。我国已经到了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高峰期。据业内专家分析,2007年我国仅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电脑的更新换代量预计达1亿台。现在消费者购买家电已经从单纯的功能满足升级到追求更加便捷、时尚、舒适的享受。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各式各样新产品的层出不穷,消费者在众多选择面前却迷失了方向。如准备把25英寸的CRT电视机换掉的郝先生就说:“现在这么多种电视,我也搞不清楚哪个更好。那就买个贵点的吧,价钱高质量应该就好。”对此专家提醒消费者:更新家电,切忌盲目,单纯求洋、求贵不是科学的消费升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避免陷入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多功能
消费现象:有消费者认为,既然要换新家电,当然要买一个比原来更好的、功能更多的产品,即使没什么用处,也可以跟上潮流,心里也觉得比较满足,摆在家里也不会惹人笑话,再说多花个几百元钱也承受得起。 专家解析:多功能需要技术支撑。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先机,许多家电企业都把产品的功能当成炫耀技术实力的资本,这使得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但这种对产品功能的过度开发,却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因为一些功能消费者很少用。如微波炉如今已不再只是加热用具,煮饭、煲汤、炒菜、烧烤等功能一应俱全,几乎包揽了厨房用具的所有功能。功能的增加也带来价格的提高,一款功能丰富的产品,其售价要比普通微波炉高出300多元。但是很多消费者表示平时主要使用加热、解冻功能,煮饭、炒菜、烧烤功能几乎从来没有用过。此外,附加功能过多也会影响基本功能的正常使用。有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一件产品承载的功能越多、越复杂,往往出故障的概率就越高,而在诸多的功能中,一旦其中的一种功能出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整个机器瘫痪。因此,消费者购买家电最好不要太过“贪心”。
误区二:盲目技术崇拜
消费现象:很多消费者认为,技术越先进,产品质量越有保障;运用的新技术越多,产品越能引领风潮。 专家解析:过于关注对产品技术的选择,其实是生产企业热推技术概念而给消费者造成的选购误区。消费者在选购家电产品时,只需要关注产品的性能、效果即可。例如洗衣机的烘干技术,就呈现出免熨、静烘干、变温蒸汽烘干、定时烘干、定温烘干等技术形式。有的企业说蒸汽式烘干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技术,有的说冷凝式烘干才是高档干衣机的标志。但是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洗衣机部的专家介绍说,现在洗衣机的烘干技术,主要是冷凝式烘干、加热烘干及自然风烘干,这些技术各有利弊。冷凝式烘干技术其实是应用了除湿机的原理,将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体排出,改变了以往烘干机单靠吹热风来烘干衣服,从而减少了热烘干对衣服的损伤。而蒸汽式烘干则是一种新的烘干技术。至于一些厂家宣传的免熨,只不过是一种概念炒作。其实消费者并没有必要对产品的技术有深入的了解,而只要企业出示产品的性能检测数据就足够了。
误区三:一味求新求洋求贵
消费现象:既然是更新换代,就必须要比以前用的产品更好,而这个“更好”的依据就是价格应该更高,最好还是洋品牌。“价高就是好东西”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已成为一种消费理念,一些消费者常会片面地认为就是要购买更高级别、更高价格的、国外的洋品牌产品。一句话:只有高档才能显示高品位。 专家解析:高档不代表高品位,合适才最重要。合适、合理才彰显科学和品位。 有些消费者简单地认为高价格就等于高品质,因此在购买商品时把高价格作为衡量其品质的重要依据,甚至非高价不买。其实,把高价格与高品质等同起来是不科学的。据了解,厂家每次推出新品,初期价格定位一般都会比较高,原因是新品的产量比较小,还得分摊销售和研发成本,只有等其在市场上得到验证,能够大批量生产,成本才有可能降下来。所以说,定价高并不能代表品质高。 我国家电业已经步入品牌时代,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本来崇尚品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如今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一种盲目崇洋的风潮也不能忽视。这种现象在平板电视市场尤为甚之。对此,中国家电协会的专家提醒消费者:家电消费崇洋完全没有必要。我国家电业如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更加了解国内的消费习惯。在售后服务方面,也有着洋品牌不可比拟的优势,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洋”字就额外掏那么多钱。就平板电视而言,崇洋也是非常不理性的。电视研究专家安永成表示,在平板电视领域,我国同外资品牌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在同一个技术层面上,而且由于我国有着强大的制造优势,在整机产品上甚至超过了洋品牌。现在本土品牌的平板售后服务远远好于外资品牌,比如显示屏的包修时间,本土品牌基本上都已实现3年的包修服务,从这一点来看,本土品牌就更有保障。 此外专家还指出,消费者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迷信品牌,从而进入消费误区,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品牌老化的问题。在家电行业的确存在过很多知名品牌,但品牌和任何事物一样,也有诞生、起步、发展、衰老以及灭亡这样一个生命过程,过去是知名品牌并不代表现在也是。二是品牌的多元化问题。现在很多企业搞多元化经营,其他行业企业涉足家电业的不在少数,也许在原来那个行业它是一个知名品牌,但是在家电业却未必也是,其品牌知名度并不等同于它的家电质量。对消费者来说,一定要坚持理性消费,并非越贵、越新越好,而是要讲实用,追求产品的内在品质,而非形式上的“高、大、全”。
误区四:忽视售后服务
消费现象:许多消费者在买家电时,往往都把注意力放在产品本身,而对其售后服务并不在意,但往往正是这一不经意的疏忽,会给日后带来无尽的烦恼。 专家解析:家电作为耐用消费品,并且还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还要详细了解该品牌的售后服务能力,包括厂商的实力、售后服务网点的分布、零配件的储存和供应、售后服务费用的承担以及以往售后服务的口碑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