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障信息安全为己任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工作侧记
作者:ZLRW 来源:中国质量报 阅读:138
        10月22日,对于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隆重举行了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与BSI公司联合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颁发ISO/IEC27001和ISO/IEC20000证书仪式。它标志着该中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与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同台竞技不落下风,赢得了尊重;标志着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从此跃上信息安全认证的舞台。
    进入21世纪,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1月17日,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挂牌成立。“夯实基础,练好内功,协调左右,启动业务。”中心主任刘卓慧用这样4句话,概括了中心成立第一年的工作任务,而这其中,最难的是人的问题。
    成功招录入员,只是完成了组建队伍的第一步。他们首先立足实际,制定了统一规划,覆盖全员的培训计划,对所有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其次,以需求为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了培训内容。重点进行三方面的培训。一是以爱岗敬业、公平公正,服务企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培训;二是认证认可知识培训,开展了ISO/IEC9000、ISO/IEC20000、ISO/IEC27001等系列讲座;三是体系文件培训,重点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分解学习,强化职工对认证程序及技能的把握。第三是以考促学。为检验学习效果,一个阶段的培训结束后,统一安排笔试和岗位技能测试,将考试成绩归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在严格的培训之下,11人获得了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确认的ISMS审核员证书。
    近年来,围绕对信息安全产品的市场准入管理,一些部委和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一些检测、评估和许可等制度,开展了一些相关活动。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成立后,协调有关部委划转及衔接相关业务、争取政策支持,是一项紧迫而繁重的任务。该中心采取召开协调会、登门拜访等方式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协调一次不成,再来第二次,不成再继续……,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忘我工作,锲而不舍,仅多边协调会就召开了15次。在国家认监委的强力推动下,各种难题基本化解。
    今年6月8日,中心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评审,获得认可证书。这表明,中国信息安全中心具备了承担相应认证服务等工作的能力。截至到目前,中心已建立起一整套认证技术文件,整体业务“四轮驱动”,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确定了首批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共有边界安全、通信安全、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数据安全、基础平台、内容安全等8大类,其中包括防火墙、安全操作系统、防垃圾邮件、入侵检测等13种产品。按照国际惯例,向WTO的通报已于11月上旬结束,年底前将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试点,2008年将全面展开。在信息安全自愿性产品认证方面,首批确定了15种自愿性认证产品目录,将在年底前展开。在无线局域网产品认证方面,圆满完成了证书换发工作,其产品认证工作已进入最后准备。另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已经展开;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将于今年底开展试点;信息安全技术培训已经启动,并先后在上海、广东成功举办了培训班。
    据中心党委书记李晓岚介绍,创建伊始,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便确立了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目标。一年来,他们团结一心,多管齐下,苦练内功,中心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显著提高。以保障信息安全为己任、以打造一流的专业认证机构为目标的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对未来在国内外认证舞台上翩翩起舞,保障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