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采取一系列措施 取得阶段性成果
吉林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精神,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召开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传达了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精神,通报了前一阶段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对下一步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作出了部署。 二是省政府领导深入一线检查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从10月15日开始,吉林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陈晓光和吉林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冯巍分别带队,省农委、质量技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商务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组成3个联合检查组,对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为期6天的督促检查。重点是检查各地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落实情况;各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情况,12个100%整治工作目标进展情况;随机抽查1个县,深入现场随机检查城乡接合部、乡镇、农村的食品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馆、小屠宰厂、小摊点、小药店等“六小”质量安全状况,了解专项整治实际工作情况。 三是召开全省食品安全整治现场会,省质量技监局于10月21日在桦甸市召开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现场会,总结交流各地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经验,推广专项整治工作典型,推进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目前,吉林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58919人次,检查企业、单位35674个,查获违法货值748万余元。取缔吊销无证照业户261家,捣毁黑窝点28个。全省大中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100%纳入质量安全检测范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已占90%;食品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占92%;县城以上城市食品市场、超市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占85%;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90%建立了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全省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餐饮经营单位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占72.5%;县城以上城市定点屠宰率实现100%;县城以上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家用电器等10类产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档案80%;出口食品原料基地清查占备案数73%;检验检疫出口的688批出口食品运输包装上100%加贴了检验检疫标志;目前未发现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和进口废物。 (尹立群 金 达 )
山东济宁 专门力量 加强宣传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质量技监局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超市、市场、商场等单位,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书》、《标识标注规定》等有关制度和规定,形成了专项整治强大的舆论攻势。赵 岩 摄
山西 深入基层 认真督察
近日,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山西省政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五督察组在山西省政府质量立省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与省卫生厅、省质量技监局、省检验检疫局等有关负责人一起对晋中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察组利用3天时间通过听取汇报、查看“三证”、翻阅台账、询问业主、开会座谈等形式,在榆次区、太谷、祁县、平遥等地开展督察工作。 督察组认真听取了晋中市政府的工作汇报,查看了相关文件、有关照片和信息简报等资料,随后,深入榆次、太谷、祁县、平遥4个县(区),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检查食品加工企业4家,食品小作坊7家,小商店、小超市9家,小杂食店8家,小餐馆9家,小药店6家,屠宰点3家,农产品检测站4家,涉及乡镇(社区)12个。检查中,督察组查看了食品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相关证照、生产条件、原料来源、加工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检验手段、进货销售、过期食品后处理等情况及相关记录;检查了超市、商店、小杂食店、小餐馆、小药店等台账建立和索票索证制度的落实情况;还查看了定点屠宰点的宰前检疫、准宰说明、宰后检验3个主要环节的落实和记载情况;了解了农产品检测站的检验能力及后处理情况;与乡镇领导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基层乡镇(社区)对专项整治的认识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最后,督察组领导一致认为,晋中市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能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质量工作会议和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识到位、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目前晋中市12个100%的落实情况超过了80%,充分证明了晋中市的专项整治工作,有力度、有声势、有实效。晋中市的专项整治行动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局。同时,就督察的4个县来看,乡镇的工作力度好于社区、街道。生产环节,领取QS证的企业总体上不错,食品小作坊基本管理不错,台账、索证制度已经建立,但还存在企业检验能力较弱,工艺流程没有固定的技术参数,生产凭经验、凭感觉的问题;另外还存在食杂店等小业主对台账制度和索票索证制度出台的原因不明确,记录不规范、不认真,小餐馆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卫生防控措施难以保障卫生要求,农产品检验后处理程序没有跟上,可追溯性不强,数据检测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安黎霞 王春华)
湖北宜昌 大力攻坚 治小作坊
抓住加工、流通、消费“三环节”,实行工作责任、部门联动、问责追究“三到位”。截至目前,湖北省宜昌市有100家无证经营食品小作坊得到整治。 今年9月,宜昌市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市质量技监局组织力量,对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和偏远乡镇进行巡查,锁定了城区的381家食品小作坊。这些食品小作坊中,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仅占13%。其中,有90多家属于无证生产,且存在产品质量差、卫生环境脏、提前标注生产日期、使用过期原材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对此,宜昌市质量技监局向市政府提交了《食品小作坊存在质量问题》的政务信息,提出了对有条件的小作坊进行扶持、对无证生产坚决取缔的整治方案。宜昌市的质量技监、工商、农业、商务、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迅速行动、联合作战,重点整治无证经营的食品小作坊。 西陵区是食品小作坊的重点区域,宜昌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调行动,对该区163家豆制品、面条、糕点、白酒、纯净水、饮料、茶叶、食用油、肉制品、添加剂等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开展普查登记,上门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然后,对42家重点食品加工企业和质量问题突出企业进行抽样检查。通过集中整治,对“三无”包装、不按规定使用添加剂、使用过期原材料、伪造生产许可证等问题进行了严格查处,与具备生产条件的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枝江市是宜昌市所辖的农业县级市,也是食品加工重点产区,这里的食品加工企业达337家。由于小作坊较多,加上工艺简单、标准缺乏,使得食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如今,枝江市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拥有23名专职监管员、9名乡镇协管员和198名村组联络员。 随着宜昌市的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深入,市里还制定了督导措施,明确了督导的内容和重点。对于未达到要求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都要列出清单、挂牌立案,以确保限期整改到位。(陈 铁)
山西宁武 全面监管 热情服务
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战役打响之后,山西省宁武县质量技监局结合县情,坚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原则,通过宣传培训开道、服务引导跟进、严格监管断后三项措施,在全县筑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安全防线。 宁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广播电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让全县人民形成齐抓共管、力促食品安全的共识。同时,该局对全县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从业人员进行了教育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质量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宁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技术人员分赴全县14个乡镇小作坊现场指导,从硬件入手,为小作坊在生产环境、生产设备、车间布局、卫生条件、执行标准、产品检验和产品包装方面提供服务,尽量引导小作坊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宁武县与有关部门、乡镇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状,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并采用百分制考核的办法,把专项整治绩效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所有乡镇均聘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担任了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对全县食品安全状况实现了监管全覆盖、无盲区。(王力平 王晓光 )
黑龙江鹤岗 扭住难点 全力突破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鹤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针对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小作坊数量多、分布广、监管难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在“活、严、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凸显了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在工作方式上突出一个“活”字。行动开展以来,该局共分6批次发送信息20万余条;全天24小时开通12365投诉举报电话,设专人负责处理;充分发挥“三员四图”的监管作用,整治期间,和全市169名“三员”分别以电话、短信、发电子邮件和传真等方式方法联系沟通,通报情况。 在整治效果上突出一个“实”字。通过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和分析全市企业的质量现状,为整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大大提高了整治工作效率。 在案件查处上突出一个“严”字。严格要求执法人员做到“四不准”:不准借专项整治行动之机乱抽样、乱收费、乱罚款;不准在接待处理投诉举报过程中推诿、扯皮;不准办理人情案件;不准伪造检验检测数据。 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045人次,车辆214台次;检查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及经销商店、超市320余家,立案19起;捣毁黑窝点6个,查获收缴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3万元。(陈抗美)
山东陵县 摸清底数 分类监管
山东省陵县质量技监局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该局对全县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以及低压电器等14类涉及健康安全的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对初步掌握的食品生产企业54家、获证企业47家、食品小作坊75家建立了质量安全档案,并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省局确定的食品企业和小作坊的概念明确所有食品企业和小作坊的底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监管。 针对该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确定膨化食品生产加工区域和复混肥料生产加工行业为整治重点,膨化食品、肉制品、纯净水、复混肥料为重点产品,制定了《膨化食品生产加工区域整治方案》和《复混肥料生产加工区域整治方案》。 县质量技监局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帮扶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在检查过程中,该局督促有证企业持续保持必备的生产条件,严格按要求进行生产,帮助企业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质量技术性问题。督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断改进生产条件,向企业负责人讲解相关办证事宜和办证方法,帮扶基础较好的小作坊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刘卫顺)
辽宁抚顺 全市动员 务求实效
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抚顺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动员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工作组对抚顺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提出工作建议,希望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与地方政府各级部门积极沟通,取得支持,特别强调与各县区政府的衔接,依托各级县区政府共同推进工作。 工作组还深入到抚顺县参加县政府召开的贯彻落实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在会上宣讲了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和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介绍了开展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的重大意义和任务目标。 由于一些小作坊地点隐蔽,不利于监督管理以及人员素质低、责任意识差等问题的存在,抚顺市质量技监局有针对性地对小作坊实行对外挂明示牌、对内挂警示牌的措施。他们先后跑到抚顺市金篮子八珍食品厂、新抚百草鸡加工点、隆顺老李冷面加工厂和正吉冷面厂等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调研。每到一处小作坊,他们都不厌其烦地向业主宣传讲解警示牌的内容,使小作坊业主提高对两牌的认识,让两牌真正起到促进小作坊监管的作用。 该局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几乎每天都深入检查第一线,走村串户、翻山越岭,跟随检查组到小作坊检查,帮助小作坊挂两牌、填写登记表,并宣传讲解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促进了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黄宝坤 富 轩 )
山西左权 帮促整改 规范生产

近日,山西省左权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一行到聚财猫耳朵厂巡查,要求企业进一步规范生产,改善生产加工和储存的条件,并指定专科室专人帮促企业申领食品QS证。李 慧 摄
重庆大渡口 合力整治 交叉督察
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重庆市大渡口区创新思路,通过区质量技监、工商、卫生、药监、商委、农水等牵头部门的交叉督察,严防死角,效果明显。 在整治工作中,大渡口区各相关部门间协同作战,区质量技监、工商、卫生、药监、商委、农水等牵头部门不仅进行了内部间的督察,而且还对相互抽查的生产企业、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小作坊等进行交叉督察,明确了10个100%的整治目标,并分解到相关部门,扎实有序地推进。 该区小作坊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已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9家应获食品生产许可证,现44家企业获51张证,获证企业占总数的90%;10类产品100%建立质量档案已完成40%。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7类消费品实施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管理的企业共计55家,查处无证(超出取证范围)生产及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案件8起。 批发市场、商场、超市落实建立进货台账、索证索票制度达100%;集贸市场的副食、卤制品、粮油、糕点经营户建立落实进货台账,索证索票制度达79%;生猪定点屠宰率已达100%;对全区5家医院、48家个体诊所,25家农村卫生室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发出整改意见通知书30家,实施行政处罚11家;对辖区农产品安全问题进行拉网式检查,取得了促进整治的良好效果。(秦万福 蒋维胜)
四川 遂宁 四查八看 实字当先
近日,四川省遂宁市质量技监局成立了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督察组,并结合遂宁实际情况,制订了“四查八看”的新招数。 “四查八看”具体为:一查领导是否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看区县局一把手的工作日志,看区县局在食品监管上所花的时间。二查行动是否迅速,检查各项制度、措施是否完善,对整治目标、任务是否真正理解和明确,整治目标、任务完成进度情况;看乡镇食品协管员工作状态,是否履行职责,看整治目标任务完成进度情况。三查案件是否及时查处,对严重违法行为,是否按照国务院《特别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严肃查处;看行政执法案件登记表,看案卷中食品案件和大案要案办理情况。四查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涉及生产环节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有没有深入追查,切实整改;看企业的产品流向,对问题产品是否召回,看质量技监局的帮扶措施和工作态度。 采取这样的招数,务求专项整治取得实在效果。 (冯光 何国 龚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