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看“天下”
--“苏州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解决生产环节监管难题
作者:ZLRW 来源:中国质量报 阅读:408
     

    10月17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埭北西瓜子食品厂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远在北京的记者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消息,消息来源是“苏州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经苏州质监局特别授权,记者以“全局观察员”的身份可以随时登录这个系统浏览全部信息。
    自从9月中旬记者到苏州市质监局采访后,就一直关注苏州市相城区黄埭埭北西瓜子食品厂的情况。这个企业以前是一个开在河边的炒货加工点,相城区黄埭镇有很多类似的季节性开工炒货作坊,条件非常简陋。“一棵树”的加工场所就是围着一棵树盖的简易棚子,所以质监人员给它起名为“一棵树”。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之后,仅仅一年时间,“一棵树”就完成了“变脸”,不仅搬进了新的标准厂房,生意也多起来了。从动态监管网的记录看,对于它的生产设备评价和产品质量评价都是“较好”,监管人员最后一次巡查时间是今年7月24日,不需要回访。
    对于这套苏州质监局自主开发的快速、高效的技术平台,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申爱军十分自豪,他认为,这套动态监管系统使得食品生产环节监管的很多难题迎刃而解,全面提高了监管效能。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2005年,苏州局对全市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生产企业进行了普查,经过梳理,确定了属于质监部门监管范围的企业共1267家,并为所有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包括企业区域分布以及企业数、企业规模、生产资质、企业性质、生产品种、卫生状况、执行标准、生产条件、监测能力、原料控制、技术力量、质量体系建立等方面的情况。普查之后,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对企业实现长效监管?分析之后,有两大问题十分突出:一是过去用纸质材料记录对企业的监管情况,但查询起来非常烦琐,效率低下;二是普查数据库虽然为每家企业建立了电子档案,但不能实现动态更新。
    面对量大面广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传统手段难以实现动态监管。于是,构建一个动态的电子监管系统成为必然选择。
    2006年5月,苏州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开始试运行,今年正式运行,这套系统在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档案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企业信息的动态更新,并具备必要的查询、汇总功能。在逐步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监管网络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市、县两级动态联网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具有管理权限的人员可随时上网进入系统。市局系统管理员对苏州市大范围的企业信息具有管理权限,各县级局的地区管理员具有各自独立的对本辖区企业信息的管理权限。运行动态监管系统后,只需鼠标轻轻一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动态变化一目了然,对企业的巡查记录、相关信息可以直接进行登记、修改,系统还可在企业整改到期时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回访。
    概括起来,这套系统的主要功能有4个:
    一是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立动态电子档案。按照产品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控制难易程度,以及历年抽检合格情况,按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程度,将食品及相关产品分为红、黄、橙3类,如红类产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和蜜饯等7类,红类产品包括饮料、大米等15类,橙类产品包括糖、味精等11类产品。
    根据企业生产条件、管理水平、质量状况、人员素质、遵纪守法等状况,将纳入质监部门监管范围的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分为A、B、C、D四级,对A级企业以支持发展为主,对B级企业以帮扶督促为主,对C级企业重点加强监管,对D级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关停并转。
    二是日常巡查信息及时录入,随时掌握企业动态。苏州局制定了日常巡查制度,督促企业重视质量控制、依法生产。巡查制度规定企业的巡查频次按产品类别和企业级别确定,巡查人员由“三员”组成,质监系统专业监督员,乡镇、村级质监员、协管员,后两员经质监部门统一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巡查重点是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是否得到有效监控,原材料采购使用情况,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成品检验情况,标准、计量执行情况,是否有故意制假行为等。巡查信息记录建档,作为企业质量诚信情况的重要记录。
    地区管理人员把巡查人员的巡查记录及时录入系统,企业的现场巡查、监管信息从最基层直接反馈到市局监控部门,如有特殊情况,市局监控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积极应对。改变了以往以书面文件形式层层上报、企业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监管措施滞后的旧模式。
    三是具备一定的检索、统计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从产品名称直接查出生产某种产品的所有企业,生成有关指标,从监管分区、企业类别等可导出某区域、某类企业总数、具体情况,有利于监管人员实施即时化的宏观分析指导。同时,市局可对县局的巡查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方便巡查工作的考核。
    四是加强了食品添加剂备案工作。每家企业的食品添加剂备案情况、某类添加剂所涉及的企业情况均能便捷查阅。
    目前管理软件已经在市、县两级全面使用,乡镇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通过运用动态监管软件系统,全市质监系统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实现了5个提升:监管人员掌握企业信息的能力极大提升,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分析企业质量状况的能力得到提升,食品行业宏观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食品添加剂监管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