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质量讲堂让南京居民尝到新滋味 -- |
作者:曾祥素 来源:中国质量报 阅读:263 |
“食用油色泽越淡等级越高”、“色拉油称谓已经淘汰”、“尽量用玻璃器皿装油……”9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食品消费专家李榕双休日为玄武区锁金村社区居民上了一堂食用油安全消费课。这是南京市质量技监局在100个社区开设社区质量讲堂的第一课。 上午9时,讲课正式开始。现场近150个座位已经被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人站着听,大部分听众是家里掌勺的主妇,也有不少年轻的女孩,男士们则有点腼腆地聚在了左边一排的座位上。 工作人员拿出4个玻璃瓶,它们分别装着深浅不一的色拉油和菜子油。“大家来猜猜,哪种色拉油和菜子油的质量等级高?”老师一提问,下面的学生们讨论开了。“颜色深的菜子油好吧,应该是更浓一些”“中间那个颜色黄一些的色拉油好,是一级的吧,我感觉和我自己家买的差不多”…… “这瓶颜色浅的色拉油是一级的,颜色深的是二级的。”老师讲解道,一级的品质更好,因为一般来说,同一种油脂加热压榨的油色深,冷压榨取的油色浅,另外,颜色越浅,说明精炼程度越高,因此,油越纯正油脂的色泽越浅,光亮度越高越好。“但是浅得发白也不好。” 39岁的陈女士提问:平时家里的老人告诉自己,要油锅冒了烟再“下菜开炒”,这样菜才香,但是自己的好友却觉得油“太辣”了不好,到底哪种说法对呢?李老师给大家解释,大部分精炼油烟点已经比较高了,完全没必要等冒了烟才把菜下锅。油锅冒烟再炒是一个普遍的误区,因为食用油热到冒了烟,温度起码在200℃了,此时油脂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基本上遭到了破坏,食品里面的维生素大量损失了不说,食用油在高温下还会产生一种叫丙稀醛的气体,对鼻、眼黏膜都有很强烈的刺激作用,在这样的厨房环境中时间长了,主妇们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厌食等不良反应。 近两个小时的互动式质量讲座,老师讲得尽心尽力、通俗易懂,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平时在家买菜做饭的是我,所以一家人吃得好不好、安不安全就是我最大的任务了。听说有这个关于食品安全的讲课,我一大早就赶过来了。”家住锁金村社区的陈国梅笑着对记者说,家里人已经给她下了任务,回去后还要把听的课再给家里人“上”一遍呢。 9月18日下午,第二场社区质量讲堂在鼓楼区天利新村社区举办,主题是食用油辨别和月饼选购,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南京市质量技监局副局长杜国表示,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努力创建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这给质量技监部门的工作确立了更高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们非常欢迎社区质量课堂,证明质监部门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质量技监部门还要把这样的讲堂“搬到”更多的社区,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营造安全消费、健康消费的社会环境。 据了解,社区质量讲堂将巡回开讲100次,授课内容除食品外,还将涉及建材、珠宝首饰、汽车加油等。《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