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送下乡,农民得实惠——全省质监系统“3·15”系列活动回顾之二
--
作者:政策法规处 来源: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网 阅读:129
     

 
省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庆雄(左一)在晴隆县检查食品安全


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宇光(前排左一)在黔西县参加宣传咨询活动

 
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所在开阳县花梨乡开展“三下乡”活动

 
遵义市局在凤冈县峰岩镇组织质监法律知识现场抢答

 
质监人员给村民介绍识别真假产品常识

 
质监人员给村民介绍识别真假产品常识

 

质监人员组成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村乡镇、村及田间地头,开展“质量、标准、精品(或消费常识)”,送有关企业优质农资下乡,向贫困农户和计生先进户赠送优质化肥,宣传质监法律法规,普及识假辨假、食品安全消费和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常识,展示假冒伪劣产品实物,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

39日,贵阳市局和修文县局组织宣传小分队到贵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检查该园电瓶车的安全使用情况时,现场向广大游客及电瓶车操作人员宣传讲解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对电瓶车操作进行现场演示,还手把手地操作技巧,确保操作人员能正确操作,保障游客生命安全。

311日,贵阳市局和乌当区分局到乌当区永乐乡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现场除农资打假、食品安全、农业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等资料外,还特意准备了洗发水、酱油、食醋、饮料、肥皂等的假冒伪劣产品实物,现场教授群众辨别。在宣讲时,村民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提问;有的说,现在在农村,大多数人不懂得怎样识别一些日用品的真假,有时买来洗发水、奶粉、醋、酱油等商品,开始用甚至用过后才知道是假的,反正花不了几元钱,是假的就把它扔掉了,不会投诉,也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投诉、如何投诉;针对这种情况,质监人员在现场给他们作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同时提醒广大村民购物时一定要索取发票及其他有效凭证,在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可以拨打12365质监举报投诉电话,也可直接到当地质监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投诉。前来参观、咨询的村民对这种能对他们生产生活带来实实在在帮助的宣传活动深表欢迎,不少人针对平日里食品安全、如何维权、辨别产品真假等疑难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并得到满意的答复。

315日,遵义市局和凤冈县局在凤冈县峰岩镇开展宣传活动,在该镇中学组织文艺表演和质监法律法规知识现场抢答,1000余村民齐聚活动现场,一边欣赏节目,一边抢答法律知识,文艺节目精彩纷呈,法律知识抢答积极、踊跃。参加活动的村民在法律抢答现场,争相领取宣传资料,用心熟记相关法律知识,争先抢答问题,每答对一题奖励一包优质化肥。凤冈县县长在场感叹:“如此场景,多年未见,质监作风,值得借鉴。”60多岁的村民罗大爷答对题目得到一包化肥的奖励后说:“城里人知道的,今天我们也学到了,掌握了这些法律知识,我们就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当天,该局还组织合兴牌等优质化肥19吨,捐赠给张国会等200余户计生先进户;凤冈县、峰岩镇领导与市局领导一起向阮成元等贫困村民发放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

310日,省信息所前往开阳县花梨乡宣传农业标准化及条码知识。向当地村民把咨询围得水泄不通,准备的敌百虫原药、百草枯母药、百草枯水剂、尿素、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绿化钾等600余份标准,还没来得及放到咨询台上就被一“抢”而空。村民感慨说,以前买农药、种子、化肥以及其他农资时,心中无数,别人说哪种好就买哪种;这下好了,有了这些标准,以后再卖这些东西时心里就有底了,要是再有些菜子油和种子标准就更好了。当天,共解答村民有关识别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等方面的咨询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