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 --金昌市质监局2005工作剪辑 |
作者:完颜华 来源:《质量与消费》专刊 阅读:243 |
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 ——金昌市质监局2005工作剪辑 本报记者 完颜华 今年以来,金昌市质监局把优化经济环境、扶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大力开拓服务经济的新领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突出重点 从源头深入打假 金昌市质监局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集中力量抓重点,上下联动查难点,多方配合破大案,重点监控农资、食品、汽配等产品质量。在执法打假方面,该局紧紧抓住生产源头这个重点,以点带面,推动了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年初组织开展的化肥、农资、地条钢产品专项整治活动中,先后查处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其中兰州市三丰农资公司金昌分公司制售假冒化肥案、金化集团公司无证生产液氨案等案件,引起了金昌市委、市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据统计,该局全年在执法打假中共出动执法人员3200 余人(次),查获假冒伪劣及不合格产(商)品货值1400万元,受理消费者投诉113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2万元。 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的同时,该局不断加大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切实落实通报、公告、整改、处罚、曝光等措施。今年以来,该局共对20类30种412批次产品的检验结果进行了通报,对152家不合格企业进行了整改,真正达到了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提升一个行业的目的。 纵横相连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在标准化和计量工作方面,该局建立了区域监管横到边、纵到底的无缝隙监管网络,做到区域、企业、人员和责任四到位,并进一步增强质监工作的有效性、主动性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 在标准化工作中,该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特两化”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科技人员将相关的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进行选编,印制了25万份让农民一看就懂的“标准明白纸”,通过各种渠道在春耕备耕之前发送到广大农民手中。同时,该局又分别在永昌县朱王堡镇、金川区双湾镇举办农业标准化培训班,培训农民420余人,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方面,该局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层层进行质量审核,有效地减少了代码数据出错的几率;其次,该局还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代码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了代码数据的质量。与此同时,代码工作人员还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督促进行年检或换证。截至目前,代码数据新增208个,变更234个,年检686个,废置代码数据1010条,为全市基本单位普查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代码数据资料。 在计量工作方面,该局监管领域由计量器具的检验、检查逐步扩展到贸易结算数据,特别是将计量监管扩展到一些垄断行业。今年下半年,该局就多次和电信、铁通、移动、联通等4家通讯企业进行协调,就开展固定电话计费装置检定工作达成了初步意见,为全面开展电话计费装置检定扫清了障碍。 严格监管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按照省局以质量为基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金昌市质监局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及改造等七个环节实施了全过程监控。通过及时跟踪,掌握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设备变动、分布情况等信息,及时掌握在用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管理、隐患治理、事故处理等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检查,促进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该局全年共开展了五次规模较大的安全监察活动,共查出安全隐患83起,查处未经申报擅自安装的起重设备6台,查处“五无”锅炉1台,下发安全监察通知书24份,查扣过期钢瓶33只,查封无证游乐设备3台(辆),事故隐患整改率达95%。全年共审批特种设备设计图纸43套,安装修理特种设备96(台)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