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五个转变”  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完成“五大重点工程”
--庆阳质监“十一五”发展将有大动作
作者:雒建民 来源:《质量与消费》专刊 阅读:184
     推进“五个转变”  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完成“五大重点工程”
庆阳质监“十一五”发展将有大动作
本报讯(记者 雒建民) 近日,庆阳市质监局在学习讨论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十五”时期质监工作,分析质监事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市质监系统要把着力点放在服务庆阳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和“五大重点工程”,从而切实提高质监工作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加快推进“五个转变”
据了解,庆阳市质监系统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将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推进质监事业协调、持续、全面发展作为主题,把社会化服务作为着力点,把改革增效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五个转变”,即:向增强法制意识和建设服务型机关的方向转变;向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向转变;向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人性化服务的方向转变;向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方向转变;向质监事业与行业文明协调发展、党的建设与综合职能并重的方向转变。
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据介绍,庆阳市质监系统在未来五年将要实施的“五大发展战略”是:一、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步伐,全方位促进技术机构、检验检测结构、项目投资结构、需求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培育发展特色优势技术项目,改造提升传统技术项目,全力推进检验检测项目发展,放手发展技术机构创新机制,拓宽事业增长空间,提高事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着力实施质量振兴战略,增强工业强市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服务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培育工业主导型经济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推进名牌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构建以服务促质量、以质量促管理,服务与管理互补,规范与效益互动的发展格局。三、依靠体制和科技创新促发展,以市场化为目标,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培养和发展行业服务主体,不断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并坚持按照市场法则筹划和组织技术机构发展,依靠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产和人才要素,依靠新的机制拉动事业增长。同时,要加大科技兴检力度,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各种发展要素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缓解事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同时,要始终把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职工生活质量摆在重要位置,不断丰富行业文化生活,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育、使用、引进机制,倡导创新、务实、敬业的用人导向,着力营造“成才、用才、爱才”的良好氛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完成“五大重点工程”
庆阳市质监系统将要实施的“五大重点工程”为:一是实施源头监管工程,巩固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水平。主要是实现“三个突破(突破约束培育多元服务主体的体制机制瓶颈;突破重监督轻服务的思维定势;突破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的格局)、两个提高(全面提高质监系统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一个双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二是实施科技兴检工程,不断优化检验检测结构。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黑绿文”三大产业尤其是煤炭、石油检测上做足文章,全力拓展检验检测服务面,彻底转变一般常规性检验检测独撑天下的单一结构。三是实施基础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坚持基础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增强保障功能,提高质量档次为目标,切实加强办公、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系统固定资产年平均递增30%以上。四是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推进事业全面发展。五是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电子政务高效运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整个事业发展中的应用,实现政务与服务的规范化、电子化、网络化。